侯门寡妇:从深宫垂泪到人间觉醒,她的高H故事写尽人性光辉

频道:精彩攻略 日期:

传言中她是个可怜人。金銮殿外的台阶染着残雪,她伏在地上,发髻散乱,袖中藏着半块烧饼的碎屑。太监杖子落下时,连同宫娥的尖叫声都震得廊柱簌簌颤。这便是她第二次被逐出东宫,嘴角的血痕比初雪还清浅,却教人看了心惊。

侯门寡妇:从深宫垂泪到人间觉醒,她的高H故事写尽人性光辉

有人说她是蛇蝎命妇,有人说她是可怜寡妻,偏偏没人问过她究竟挨过几回杖刑,又咽下几口风霜。直到某日她跪在南城破庙前,从袖中摸出的不是金钗玉佩,而是锈迹斑斑的铜钥匙——那把钥匙能打开皇城外老铁匠铺子的地窖,里头摆着整整齐齐的刨刀、凿子,还有她攒了三年的碎银。

二、铁砧上的重生

铁匠老周认得这把钥匙。他说她第一次来铺子时,裹着素青色披风,戴了满头素玉,手指却在油腻的凿子上划出月牙印。她要定制二十把短刀,每把都淬着独特纹路,刀鞘用的是东宫花匠裁下的沉香枝。老周后来才知道,那些刀被藏在临幸妃嫔递来的糕点盒里,直到某日夜半有人用刀鞘当引火器,将一座堆满宫嫔私房钱的香橼阁付之一炬。

她常在暮色里坐在矮凳上,看着老周抡起铁锤。叮当声里有人认出她来,远远喊一声“老奴才养的”,转身又要逃,却被她一把扯住袖子。“你是北城谢家的?给你看样物事。”她从怀里摸出半截铜制莲花,正是谢家祠堂供器的模子。那一日他们聊到月升,直到铁砧冷却得攥不住热气。

三、红梅开遍城南

城南小巷拐角新开间绣庄,掌柜的支着单拐在门口看街。他说前月间有人送来十丈素绸,非要绣遍江浙名绣娘都退了工的红梅图案。他说那人站在绣机前七日七夜,手指戳破三根银针,却硬是让三百六十朵红梅开得比隆冬的炭火还旺。

街坊们后来才知道,那匹绸缎裹着东宫管事吴公公的尸首,在皇城护城河下游漂了整晚。尸首脸上的伤痕与她在梧桐树下挨的杖痕一模一样。有人要给她送喜酒,她说不急。她说这城南三月有红梅,等六月蝉蜕时再看,花骨朵儿都结着果子了。

四、刀与笔的较量

御史台有人纳闷,前日查抄东宫时怎么连根绣花针都寻不着。直到午膳时见膳房擦锅的竹篦子,那人认出篦齿是用上好金箔打的。他说:“那妇人就算挨杖刑时,指甲缝里还攥着半截金箔。”

刑部大牢来人要拶手指,她说手十指连心,若是断了便绣不成刺史夫人定的百子千孙图。她说这话时正握着半截毛笔,笔杆是用凿子削的,墨汁是铁屑和雨水兑的。她说如今宫里那帮爱吃素膳的妃子都不知,她们碗里的银耳羹里掺的琼脂,是从城南老铁匠家后院那口锅熬出来的。

五、最后的莲花

暮春那天东宫掌灯早了些。廊下忽然飘落大片金箔,像是晚霞落进了飞檐。太监总管拨开浮金一看,地面刻着莲花图案,正是那日绣庄掌柜认出的谢家祠堂供器模子。他慌忙要去禀告,却见太医正在给皇后诊脉,诊脉的手掌摊开十枚金戒指,每枚都刻着不同花纹,皆是从烧饼碎屑里筛出来的。

有人说这场莲花雨要埋多少人,有人说是埋不住的。毕竟那日城南铁匠铺子的地窖里,除了刨刀凿子,还码着整整齐齐的纸张,最上面一页绘着北疆关隘地形,画得比御书房的地图还细致三分。据说这画是她蘸着铁锈水,在南城小酒馆的账本背面画成的,她说等明年飘雪时,画里那些烽火台该开满红梅。